错误#02 无根据假定

解释

假定是那些理所当然而非经过理性思考提出来的看法,大部分没有坏处,反而能节约我们的时间。

假定在接受太多的理所当然,也就是超出你凭借自己的经验或具体情况来证明合理性的任何时候。

例子

最常见的无根据假定包括以下内容:

  1. 假定人们的感觉总是值得信赖的。事实是,信念和欲望有可能扭曲感知,导致人们有选择地或不准确地看和听。

  2. 假定如果一个想法被广泛报道,那它一定是真的。虚构的故事也能像真理一样广泛传播。

  3. 假定拥有某些理由就证明某人已经从逻辑上进行了推论。理由可以是非批判性地从他人那里借来。并且,即使理由是推理得出的,它们仍然可能是不合逻辑的。

  4. 假设确信构成证据。有可能在情感上依附于一个错误。

  5. 假定熟知的想法比不熟知的更有根据。

  6. 熟知仅表明之前听说过或阅读过;它并不保证我们听过或读过的就是正确的。

  7. 假定如果某一事件在时间上跟随另一事件发生,那它必定是由另一事件引起的。时间上的紧密联系有可能是意外。

  8. 假定多数人的看法是正确的。多数人曾经犯过错误——例如,赞同对女巫处以死刑和容忍奴隶制度。

  9. 假定事情现在是什么样子就是它们应当是什么样子。人是不完善的,他们的发明包括想法总有改进的余地。

  10. 假定变化总是变得更好。在一些事件中,变化改善了事态;而在另一些事件中,则使得事情变坏。例如,当政府试图通过提高税率来增加国库岁入时,其净效果通常是岁入下降。(关于这个的许多例子,可运用Google搜索工具搜索术语“非故意的结果”。)

  11. 假定表象是值得信任的。表象有可能出错。比如,美国小说家辛克莱尔·刘易斯(Sinclair Lewis)乘坐定期班轮去英国旅行。当他和一位朋友在甲板上步行时,他注意到一位妇女坐在甲板长凳上阅读他的一本小说。充满自豪感的他向朋友谈论看见别人如此专注地读他的作品是多么美妙的感觉。恰好在那一刻,那位妇女把那本书扔到海里去了。[1]

  12. 假定我们头脑中如果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并且值得去护卫。我们头脑中的一些想法(从理想上说是大部分想法)是我们细心分析的结果。另一些想法(在某些情况下其数量大得令人尴尬)则是不加批判地取自他人的,因而在任何重要的意义上并不是“我们自己的”。

  13. 假定我们越是确信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就越有效。一个想法的有效性是由支持它的证据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我们确信的程度与此无关。换句话说,绝对确信的东西有可能仍然是错误的。

  14. 假设我们在某人的论证中发现错误,我们就已经反驳了该论证。一个论证有可能包含小缺陷却仍然是合理的论证。例如,证据的一两个项目可能有错误,但其他的论据仍然可以足以支持该论证。简言之,反驳一个论证需要的不只是挑剔瑕疵。

注意

假定通常是暗示的而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这很像论证中的隐蔽前提。为了识别它们,就要养成领会(或倾听)字里行间未明说却明显暗示了的想法的习惯。一旦你识别出一个假定,就评价它,并判断它是否有根据。

Last updated